资讯详情
记一场有趣的师生现场同题作文擂台赛
时间: 2016-05-18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句话是不是听着有点儿耳熟?这是1999年中国高考一道很著名的作文题,绝大多数考生面对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时,用句时髦话来说叫做我好方。 说到移植,不得不提前几日的新闻,意大利神经外科医生卡纳韦罗高调宣布,已准备好在2017年底为一名患者进行换头术。一时间各方声音甚嚣尘上,反对声浪亦如排山倒海,不少专家认为人类距离这项科幻技术的实现还有几个世纪之久,而非几年。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电影里则要容易得多,例如近日影片《幻体》的全国公映,就实现了一个人的意识向另一个人的躯体的转移,这与卡纳韦罗的换头术有颇多吻合之处。 《幻体》讲述了未来社会,一个身患癌症将要死去的老富翁(本金斯利饰),通过高科技程序将自己的意识转换到一个健康而年轻的男子(瑞安雷诺兹饰)身体里。然而,就在他享受返老还帅、开启不死模式的喜悦快感之际,这种逆天的永葆青春之术的副作用也将其卷入一系列的挣扎与斗争。 从换头到记忆移植,人类

生于1973年的郑苏洲,从小患有大脑运动神经系统障碍,全身关节僵硬的他,直到12岁才开始学习写字。从阿拉伯数字到汉字,简单的笔画在郑苏洲的笔下却是蚯蚓似的线条。每当他气馁的时候……

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重庆课堂内外杂志联合主办,河南日报报业集团、郑州大学协办的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大赛河南赛区决赛在郑州大学举行。 在最受关注的高中组决赛中,5位选手斩获特等奖。他们是谁?来自哪些学校?5月16日,大河网记者从大赛组委会获得名单,河南省实验中学王一帆、杜文露,郑州一中王思雨,郑州外国语学校王宇辰,林州市第一中学郝元丽获得了特等奖。8月份,他们将和一等奖、二等奖的获奖选手一起,代表河南在北京大学参加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总决赛。 【竞争】 特等奖竞争激烈远超万里挑一 特等奖是此次大赛的最高奖,也是最受关注的奖项。5月16日,大河网(www.dahe.cn)记者从第十一届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暨首届全国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大赛组委会获悉,河南省实验中学的王一帆、杜文露,郑州一中的王思雨,郑州外国语学校的王宇辰,林州市第一中学的郝元丽获得了特等奖(以上排名不分先后)